GYIG OpenIR  > 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
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“矿石—接触带—围岩”白云石微区原位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
谭茂; 吴鹏; 韩润生; 张艳; 黄智龙; 杨航
2022
发表期刊矿物学报
卷号42期号:3页码:315-328
摘要

会泽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,是川滇黔碳酸盐岩型铅锌成矿域规模最大的铅锌矿床。利用扫描电镜、电子探针和LA-ICP-MS原位分析技术,分别对“矿石-接触带-围岩”3个带中的白云石进行主量、微量元素对比分析。结果显示,矿石→接触带→围岩,白云石中的CaO和MgO含量逐渐升高而FeO和MnO含量逐渐降低。同时,Mn、Fe、Ga、Sr、In、Sn、V等微量元素含量依次降低,指示流体演化过程中与白云石发生水/岩相互作用,并且越靠近矿体,水/岩相互作用越强烈,流体中的Mn、Fe、Ga、Sr、In、Sn、V等元素替代白云石中的Ca2+和Mg2+,迁入粗晶白云石中参与沉淀。矿石中的白云石Cu、Zn、Ag、Cd等成矿元素含量远高于接触带和围岩中的白云石,表明靠近矿体的白云岩发生强烈的水/岩相互作用,成矿元素迅速进入矿石中的白云石而富集。矿石→接触带→围岩中白云石的稀土元素含量逐渐升高,并且3个带中均表现出Eu、Ce负异常,异常程度逐渐减弱,与白云石CaO含量呈现规律一致,指示水/岩相互作用过程中,稀土元素随白云石中Ca含量的变化而变化。综合研究表明,成矿流体的相对演化方向为矿石→接触带→围岩,流体性质从碱性向中性、弱酸性演化,水/岩相互作用强度从矿石→接触带→围岩逐渐减弱,导致3个带中的白云石主量、微量和稀土元素呈现规律性变化,成为重要的找矿指示标志,白云石的主、微量元素不仅能反映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,还可以反映水/岩相互作用过程。

关键词白云石 电子探针 La-icp-ms原位微量 会泽铅锌矿床
DOI10.16461/j.cnki.1000-4734.2022.42.042
收录类别CSCD
语种中文
CSCD记录号CSCD:7207683
引用统计
文献类型期刊论文
条目标识符http://ir.gyig.ac.cn/handle/42920512-1/13402
专题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
作者单位1.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
2.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调查所
3.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
推荐引用方式
GB/T 7714
谭茂,吴鹏,韩润生,等. 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“矿石—接触带—围岩”白云石微区原位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[J]. 矿物学报,2022,42(3):315-328.
APA 谭茂,吴鹏,韩润生,张艳,黄智龙,&杨航.(2022).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“矿石—接触带—围岩”白云石微区原位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.矿物学报,42(3),315-328.
MLA 谭茂,et al."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“矿石—接触带—围岩”白云石微区原位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".矿物学报 42.3(2022):315-328.
条目包含的文件 下载所有文件
文件名称/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
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“矿石—接触带—围岩”(3171KB)期刊论文作者接受稿开放获取CC BY-NC-SA浏览 下载
个性服务
推荐该条目
保存到收藏夹
查看访问统计
导出为Endnote文件
谷歌学术
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
[谭茂]的文章
[吴鹏]的文章
[韩润生]的文章
百度学术
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
[谭茂]的文章
[吴鹏]的文章
[韩润生]的文章
必应学术
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
[谭茂]的文章
[吴鹏]的文章
[韩润生]的文章
相关权益政策
暂无数据
收藏/分享
文件名: 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“矿石—接触带—围岩”白云石微区原位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.pdf
格式: Adobe PDF
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
所有评论 (0)
暂无评论
 

除非特别说明,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,并保留所有权利。